宣传干部学院 > 学员园地 > 经验交流
守正创新的深度历练
2019-12-12 15:50:24    来源:全国宣传干部学院
【字号 】 【打印】  【关闭

光明日报经济部文化产业版副主编  

 

    近半年来,我在工作中时刻以“四力”的最新要求鞭策自己,加强知识学习、查摆问题所在、探求改进路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和业务素养。

一、加强学习,提升“脑力”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进一步加强改进学习,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拓自身知识广度和深度。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我深刻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民惟邦本”的仁政思想、“知行合一”的实践智慧,这对于我在报道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秉承民本至上的人文情怀、开拓兼济天下的报道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负责“三农”报道的记者,我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文集》和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问题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等。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增强新闻舆论工作的针对性、把握好时度效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刻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都成为我工作中的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

二、勤于调研,增强“脚力”

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加大调研性报道的采写力度,在走基层的过程中努力体察国情民情,多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文风采写报道,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亲和力。

采写新闻中,更多地走到基层农户身边听听他们的故事和感受,以见人见事的方式让报道立体起来、鲜活起来、可读起来。半年来,我深入青海囊谦、河北邢台、河南漯河等地进行“三农”调研,调研选题涉及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科技对于农业的推动作用、粮食产业经济如何做活、夏粮丰收是如何取得的等方面。为了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现状和进展,今年7月中旬,我带着“如今囊谦的扶贫产业发展的如何,公共服务面临哪些难题,教育扶贫有哪些难点”等问题第二次到青海省囊谦县进行调研,走进扶贫产业园、娘拉乡中心寄校、慈行职业培训学校、异地搬迁移民点等,并与当地扶贫干部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了解了大量的一手信息,并采写了深度报道《大山深处的脱贫“攻坚战”——来自青海省囊谦县的一线调研》,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此外,还采写了多篇深度调研稿件。同时,围绕猪肉价格上涨、农民丰收节等社会热点问题,在采写报纸稿件的同时,加大新媒体稿件和视频节目的制作力度,提升全媒体从业技能。

三、增强“眼力”,去粗取精

新闻记者增强“眼力”,就是要增强对于新闻报道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做到客观地看、全面地看、辩证地看,让新闻报道具有更广阔更深邃的背景视野。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联系今年2月,美国发布的关于全球新世纪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的研究结果,我看到人工林建设成就背后国土绿化的中国方案和生态经济双赢的中国智慧,深刻了解了重大工程背后的制度支撑和道路自信,增强了报道的深度和厚度。

今年8月,我通过采访小麦、水稻、荞麦、花生等多个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和岗位专家,深度报道《为了大地的丰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学家的故事》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展现科学家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农业科技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

四、提升“笔力”,讲好故事

一篇好文章,应当是通俗易懂“沾泥土”、质朴清新“带露珠”、生动活泼“冒热气”,只有这样接“地气”,才能真正聚“人气”。通过这次培训,我在思想中对于改进文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只有用鲜活的故事表达才能让新闻报道独具特色、独具匠心、独具韵味。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报道中,摒弃了过去长篇大论的写作方式,而是把启动仪式现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写到报道中,以点带面,把稿件写的活起来。在今年的夏粮丰收报道中,把现场场景、农民的感受、收割机手的感受、农业科技人员的感受融在一起,形成一篇鲜活的一线报道《又是一个丰收年》。同样的主题,用不同的叙事方式,让报道更吸引人。

 

(责任编辑:乔如正)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