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干部学院 > 学员园地 > 经验交流
群众宣讲接地气 百姓唠嗑晒心声
2015-03-19 08:37:00    来源:全国宣传干部学院
【字号 】 【打印】  【关闭

彭本瑜

 

  四川省攀枝花市创新宣讲形式、扩大宣讲覆盖面、提高宣讲影响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宣讲181场,直接参加群众3.6万人次,巩固和扩大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果。

  找对人儿,精心组织宣讲团队。按照有故事、有口才、有热情、有文艺爱好的“四有”方式,在群众中组织35个宣讲团,59个宣讲小分队,宣讲团成员中有致富能手、道德模范、个体户、老党员、残疾人困难户,还有社区大妈、志愿者,他们都是普通市民的“百姓发言人”,体现“身边人、身边事,群众工作群众做”。同时,依靠“六个发现”组织宣讲素材,即:在村组和社区等基层中发现、在反“四风”推动作风转变的过程中发现、在为民服务取得一定成效的工作中发现、在助农增收致富的典型事例中发现、在事关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事项中发现、在“急难险重”工作推进过程中发现,共汇集了200多个典型事例形成宣讲素材库。

  选对路儿,创新方式开展宣讲。组织“这里仁和大家说”、“攀枝花故事会”、“攀枝花市民讲坛”、“道德讲堂”、“说说心里话”、“居民说事儿日”、“社区坝坝会”等活动,把宣讲融入文艺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诸如小品、相声、话剧、歌舞、诗朗诵、三句半、表演唱等方式。比如,盐边县的表演唱《中国梦、社区梦》把中国梦与普通群众的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临近端午节,东区密地街道组织了“粽情粽意重和谐,邻里之情传爱心”活动,一大批志愿者在文艺表演的同时开展宣讲,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特殊群体送慰问品,得到群众好评。“三下乡”、村民“一事一议”会、“四进社区” 等成了群众宣讲的平台。在西区杨家坪社区送电影下乡前的一次快板宣讲,让群众记忆犹新。

  讲对理儿,真情实感打动群众。身边事是宣讲的主要内容,许多邻里、熟人成了宣讲员,村道的硬化、社区的变化成了宣讲词。盐边县城南社区的熊安林把这些事儿像评书一样讲出来,让群众倍感亲切、真实。通过对比数据、例举事例,把增收致富的办法讲出来,让群众能正视现实差距、增强发展信心、提高致富本领。盐边县的南北村民芒果种植交流宣讲会上,冯国顺、李祥顺的“芒果经”把淘水村群众发展芒果的热情充分调动了起来。让群众说心里话,就必须做群众的贴心人。盐边县道角村的对口帮扶部门,一年十余次深入该村,很快摸清了情况,通过“授人以渔、扶贫扶智”,短时间使该村发生巨大变化。道角村彝族村民安卡卡在宣讲时就说:我们就喜欢挨到这样的“阿木可”(彝语中指头人、领导、干部的意思)说心里话。

  办对事儿,宣讲取得实在效果。群众宣讲的有益探索在多方面工作中初显成效。由以往的领导讲变为群众讲,缩短了宣讲员与群众的落差和距”,宣讲的内容更直接,群众感觉更真实,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接受宣讲的道理。在仁和群众路线大家说活动中,村民魏伦建给大家讲述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水渠解决100多亩土地灌溉的事。宣讲团成员讲述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实际成效,反映各级党组织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整治“四风”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的相关工作,体现基层党员干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展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东区双龙滩村的张庭成在宣讲中把饮水问题的解决编成顺口溜:想以前,水窖烤成水凼凼,太阳晒得脚板烫,挑水要爬五里路,老井干的底透亮;看现在,汩汩清泉接到家,干部解决民生账,解决饮水老大难,群众路线是榜样。宣讲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身边小事情摆谈国家大形势,从多个角度呈现出各级干部群众致力于实现伟大中国梦谱写四川绚丽篇章的良好精神风貌。

  (作者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第二期地市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培训班学员)

  

(责任编辑:程少华)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史展